您所在的位置: > 主页 > 玉溪信息港 > 资讯 > 正文
心理学家:这3种心理学知识,很高端!来源: 日期:2020-04-13 16:15:14  阅读:-

    你在人多的时候会感到不自在吗?你喜欢交新的朋友吗?你能接受他人说你的偶像不好吗?

    你会很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负面评价吗?对于自己的优点和恰到好处的缺点是否能对号入座呢?

    你一到关键时候就发挥不出平时的水平吗?

    如果有这些现象,那这是为什么,你愿意改变吗?

    这些现象都是有心理学依据,并且能够被解释的。

    焦点效应

    有社交恐惧症的人,拿着手机良久,想要在群里发一句消息,输入好又删掉,反反复复,最终关上了手机,选择了沉默。

    上课点名,一开始就为点到自己做好准备,鼓足勇气回答一声到。

    在街上走路要是不小心绊倒一下,今天一整天都是心跳加快、脸红气促的状态。

    这就是社会焦点效应,是人们高估周围人对自己外表和行为关注度的一种表现。

    焦点效应意味着人类往往会把自己看作一切的中心,并且自觉地高估别人对我们的注意程度。

    每个人都会受到焦点效应的影响,这种心理状态让我们过度关注自我,过分在意聚会或者工作集会时,周围人们对我们的关注程度。

    你可以这样做个小实验,回想一下最近见了哪个熟悉的人,现在回想一下他的上衣裤子和鞋子是什么样子。

    是不是很难回想起来?

    所以,你自己在其他人心中也不是你所想象的那么瞩目。

    你完全可以自由自在,并稍微有些出格地活着。

    投射效应

    如果今天穿了不太搭配的服装,走在街上会不会觉得大家都在议论自己土气?

    今天如果善意提醒他人,会不会认为他人在背后咒骂自己?

    自己是否经常被这种十足的想象说服从而影响心情?

    这仅仅是简单的投射效应罢了。

    投射是个体将自己的过失,或不为社会认可的欲念加诸他人,这种投射是在潜意识发生的。

    心理投射是一种心理防御机制,用于减轻焦虑的压力及保卫自我以维持内在的人格。

    投射效应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感情投射,就是认为自己喜欢的东西别人可能也喜欢,进而按照自己的思维方式,试图影响他人;二是认知缺乏客观性。

    某次苏东坡先生去拜访自己的好朋友佛印时,两人相对开始打坐。一会儿,苏东坡问佛印:你看我打坐的时候像什么?佛印说:我看你像一尊佛。苏东坡回应到:我看你像一堆狗屎。

    佛印笑而不语,苏东坡很高兴,以为自己占了便宜,回家高兴地和苏小妹分享今天的事,苏小妹说道:哥哥,你其实输了,佛印心中有佛,自然看什么都像佛,那哥哥你呢?

    很多时候,让自己不愉快的并不是对方对自己的评价,往往是自己的心魔罢了。

    名片效应

    对于想要克服社交恐惧,或者想拉近与他人关系的人,通常有一种很简单但适用绝大多数人的方法。请你仔细回想,自己的朋友都是怎么认识的,又是如何发展成为好朋友的。

    小学时,可能因为两个人穿相同的鞋子或者衣服而表现出亲近,更或者因为两个人名字中有相同的字而发展成为好朋友。人最开始的朋友都是一起的玩伴,游戏或者电动。这就是名片效应的魅力。

    两个人在交往时,如果首先表明自己与对方的态度和价值观相同,就会使对方感觉到你与他有更多的相似性,从而很快地缩小与你的心理距离,更愿同你接近,结成良好的人际关系。

    在这里,有意识、有目的地向对方所表明的态度和观点,如同名片一样把你介绍给对方。

    美国总统里根在选举时,面对一群意大利血统的美国人,他说:“每当我想到意大利,总是想到温暖的家庭和爱。有这么一家人,开始住在一套很狭小的公寓里,后来搬到了乡下的大房子里去。邻居问这家最小的儿子托尼:‘喜欢你的新家吗?’孩子回答说:‘当然喜欢,我有了自己的房间,我的兄弟也有了他自己的房间,我的姐妹们都有了自己的房间。只是可怜的妈妈,她还是和爸爸住一个房间’”。

    这个笑话明显地拉近了他与当选民的心理距离,有效地推销了他的形象。他所使用的,就是一种名片效应。

    这种通过直接和对方产生交汇的方式能更快更明朗地体现自己的友好态度,即使对方仍避而远之,但自己也只是表明自己的爱好,并不会尴尬或者难堪。

    欢迎来访心理学沟通之家:http://www.cuimian518.com


    (正文已结束)

    免责声明及提醒:此文内容为本网所转载企业宣传资讯,该相关信息仅为宣传及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站观点,文章真实性请浏览者慎重核实!任何投资加盟均有风险,提醒广大民众投资需谨慎!